关于马迹佛道龙头线(文字撰写均由陶工完成): 由雅子、陶工、头文、包宏、嘀嘟、沁沁、烟雨、城市猎人、大师兄、月白、七号商铺、二华、雨凉、海洋、蒋工、叶然、飞雪、山林、苹果男、泽宇、冷刺、心怡等驴友,经数年不懈努力,本地探路时间最长、开发难度最高的户外线路——马迹佛道龙头线,于2015年1月20日全线贯通。2017年4月2日经杨列、陶工、森林、恬静、凯旋、嘀嘟修改完善,颜值更高,难度强度降低,更趋合理,更加完美。 马迹佛道龙头线(A线)起点马山胜子岭公交站,经环山西路古竹段、背山、马横岭、白虎头(老虎山)、五指平顶、大山、西村、龟山、雁门、牛塘老街670年古银杏、大张山、鲤鱼流测量标志碑、梅家岭、内闾湾吴王阖闾避暑宫遗址、龙头湾山庄竹林、大柱山西坡湖岸茶园果园、龙头渚续颈桥,终点万丰村龙头渚公交站。全程约16公里。小分队8小时完成,暂不适合大部队全程穿越。
该线路位于灵山大佛身后,山不高而绵长,村不大而古朴,林浓密而幽深。其原生态和地貌多样性、走向曲折程度,本地区难得一见。尤其后程,密林腹地无人涉足,原有模糊小道被淹没在杂树刺藤野草中,大大增加了穿越难度。村民听说一帮城里人欲打通山脊线直摇头:“山顶早就没路了,我们都走不通,你们能行?”
然而,正因其难,至今“藏在深闺无人识”,才保住了可贵原生态和淳朴民风。
马山全名马迹山,因“秦始皇东巡会稽途经太湖,斩龙颈、断龙脉、马踏留足迹”传说而得名,现仍有“马迹石”“续颈桥”景点。
比嬴政更早的吴王阖闾,借专诸鱼肠剑刺杀政敌登基后,筑吴都城于龙山坡,建避暑宫于内闾湾,以夫椒山(马山岛)为水师突击营地,于公元前505年率军大败越国,后又击败楚国,跻身“春秋五霸”,其重大决策均出自阖闾城和内闾湾。
马迹佛道龙头线途经马横岭,登高平视释迦牟尼立佛像右侧,近在咫尺。佛祖保佑,佛光普照,好运降临,善始善终。
真所谓:马跃龙腾,佛佑德政;物华天宝,人杰地灵。秦皇与吴王同宗,灵山承灵鹫共源。九龙灌浴,梵音响穷锡常;龙渚惊涛,涟漪遍及吴越。
线路走向: 马山古竹路环山西路口→环山西路→背山→马横岭→老虎山(白虎头)→五指平顶→大山→燕子山(蜈蚣岭)→西村西(自然村)→龟山→雁门→牛塘(自然村)→大张山→鲤鱼流→梅家岭→内闾(自然村)→龙头湾→大柱山→龙头渚→万丰龙头渚公交站 下撤点:西村、雁门、内闾。 公交线:88、89路;马山西环线。
线路特点: 1.沿线历史人文底蕴厚重,村民质朴勤劳; 2.原生态保持完好,路况复杂多变,易迷路; 3.穿越难度高,下撤不便; 4.地貌多样,景色绝佳,尤其是龙头渚一带; 5.暂不适合大部队穿越。
强度指数:二颗星 难度指数:四颗星 风景指数:三颗星
线路开拓者:雅子、陶工、杨立 线路完善者:陶工、杨立、头文、包宏、嘀嘟、凯旋、沁沁、烟雨、城市猎人、大师兄、月白、七号商铺、二华、雨凉、海洋、蒋工、叶然、飞雪、山林、苹果(男)、泽宇、冷刺、心怡、原始森林、恬静 线路轨迹提供:杨立、原始森林
所有穿越者必须做到:
1、不准将火种带上山,禁止烧烤。烟瘾来了也不行,否则后果自负。酿成火灾可是要蹲班房的哟;
2、不要将不可降解的垃圾留在山里,这最能考量一个人的素质涵养; 3、一旦受伤或迷路,打手机求救,切不可慌张、瞎撞,耗费体能; 4、无民事行为能力者穿越时必须有人监护,全程负责。
|